強烈熱帶風暴帕布(
By 熱帶氣旋預報中心,
背景資料
1. 生成位置:西太平洋西部
2. 減弱為低壓區的位置:廣東省西部
3. 最強強度:55knots(香港天文台);65knots(日本氣象廳);65knots(JTWC)
4. 為香港帶來的最高熱帶氣旋警告:8號西南烈風或暴風信號
5. 為澳門帶來的最高熱帶氣旋警告:3號強風信號
6.
正面吹襲香港次數(距離少於
7.
正面吹襲澳門次數(距離少於
8. 最接近港澳時強度:30kts(第一次);35kts(第二次);25kts(第三次)
9. 最接近香港天文台距離:30km(第一次);30km(第二次);70km(第三次)
10. 由形成至消散大約繞圈總角度:630度(2圈半以上)
11. 半圓效應帶來的理論上最高香港地面持續風速(10分鐘平均,取向香港天文台):60+25 = 85km/h(第一次);65+8 = 73km/h(第二次);45+8 = 53km/h(第三次)
討論內容
問題之間或互相有關係以及重覆,若有需要,可一併討論
討論項次 |
生成 |
氣象工具運用 |
氣象台預測與發布 |
近海實測數據 |
藤原效應 |
其他 |
論題 |
1 |
x |
|
|
|
|
|
07w當初突然間由98w切離成為一個獨立擾動,並比原中心偏離800多公里的原因 |
2 |
x |
x |
|
|
|
|
07w形成後一直未能從quikscat找到中心的原因 |
3 |
x |
|
|
|
|
|
07w形成時東風波性質與其局限 |
4 |
x |
|
|
|
|
|
07w形成和副高的關係 |
5 |
x |
x |
x |
|
x |
|
06w、07w和08w(包括前身的兩個擾動)在初期( |
6 |
|
x |
x |
|
|
|
07w初段路徑的偏西北和氣象台普遍預測的關係 |
7 |
|
|
x |
|
|
|
07w轉向偏西後環流的發展機制 |
8 |
|
x |
x |
x |
x |
|
07w登陸台灣的過程、變數和影響 |
9 |
|
x |
x |
|
x |
|
08w在 |
10 |
|
x |
x |
|
x |
|
06w在 |
11 |
|
x |
x |
x |
x |
|
07w和08w在中期( |
12 |
x |
x |
x |
|
x |
|
08w接近台灣前和其東北擾動形成對其和07w的強度和路徑的影響 |
13 |
|
|
x |
|
x |
|
倒向季風槽的形成初期07w的反應 |
14 |
|
x |
|
|
x |
|
07w環流的增長和收縮 |
15 |
|
x |
|
|
|
x |
07w以南雲團的形成原因 |
16 |
|
x |
x |
x |
x |
x |
07w和減弱後的08w在後期( |
17 |
|
x |
x |
|
|
x |
香港天文台為07w首次發出1號戒備信號的手法 |
18 |
|
x |
x |
x |
x |
x |
帕布在西移時被各氣象台降格的過程和分析問題 |
19 |
|
x |
|
x |
|
|
大陸架附近海上環境對07w強度的影響 |
20 |
|
|
x |
x |
|
x |
香港天文台為07w首次發出3號強風信號的手法 |
21 |
|
x |
x |
x |
|
|
半圓效應和07w的強度問題 |
22 |
|
|
|
x |
|
x |
08w地面環流消散後其高空系統對副高和其他高空系統的影響 |
23 |
|
x |
x |
|
|
x |
香港天文台不按2006年慣例,取消三號強風信號不以一號戒備信號取代之爭議 |
24 |
|
x |
|
x |
|
x |
07w特性在 |
25 |
|
x |
|
x |
|
|
行星尺度的西南季候風由印度洋至東海的延伸以及加強( |
26 |
|
x |
|
x |
|
|
07w與華南伏旱的終結 |
27 |
|
x |
x |
x |
|
|
氣象台對數值預報之依賴和數值預報的不尋常預測,以及其成功率 |
28 |
|
|
x |
x |
|
x |
香港天文台莫慶炎的預測和其後短期天文台對07w的手法 |
29 |
|
|
x |
x |
|
x |
中國氣象局多次升降格07w的問題 |
30 |
|
x |
|
x |
|
x |
JTWC處理07w後期路徑和強度的手法問題 |
31 |
|
|
x |
|
|
x |
各氣象局自動化系統(如把氣壓和中心風力掛勾)的問題 |
32 |
|
|
x |
x |
|
x |
香港天文台第二度發出一號以及三號熱帶氣旋警告手法的問題 |
33 |
|
|
x |
x |
|
x |
香港天文台升格機制和發出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與澳門同期發出的信號比較 |
34 |
|
|
|
x |
|
|
07w登陸香港新機場和屯門時香港風速和熱帶氣旋中心距離的關係 |
35 |
|
|
|
x |
|
|
07w非對稱型的環流結構與其影響 |
36 |
|
x |
|
x |
|
|
07w在 |
37 |
|
|
x |
x |
|
x |
澳門終第二度發出三號強風信號(但在可航半圓)原因 |
38 |
|
x |
|
|
|
x |
歐洲中期預報多次預測120小時後有熱帶系統形成北上香港的原因(和07w的關係) |
39 |
|
|
|
x |
|
|
下曳氣流在07w接近香港時的角色 |
40 |
|
x |
|
|
|
x |
台灣以東低壓(93w)透過08w殘餘傳遞給07w的「信息」 |
41 |
|
|
|
|
|
x |
07w和2006年強烈熱帶風暴寶霞比較 |
42 |
|
|
|
|
|
x |
07w和1999年颱風瑪姬、1978年強烈熱帶風暴愛娜斯等比較,以及較多熱帶氣旋在上川島以南海域停滯轉向的問題 |
43 |
|
|
|
|
|
x |
07w和1979年強烈熱帶風暴麥克在後期的不規則路徑 |
44 |
|
|
|
|
|
x |
07w和2004年熱帶風暴圓規曾在中期於海上減弱的比較 |
45 |
|
|
|
x |
|
x |
沿岸氣壓和07w登陸點的關係 |
46 |
|
x |
|
x |
|
x |
07w在中期於中心爆發雲團與其強度關係 |
47 |
|
x |
|
x |
|
x |
籐原效應的同心圓問題和因風場不均造成的繞圈現象比較 |
48 |
|
x |
|
x |
|
|
引導07w的氣流高度 |
49 |
|
|
|
x |
|
|
香港在07w吹襲前期吹偏西風的原因 |
50 |
|
|
x |
|
|
x |
劉心怡在 |
51 |
|
|
x |
x |
|
x |
香港天文台在07w第一次遠離香港直接取消三號強風信號與其在第二次遠離香港時改發一號戒備信號(達五個多小時)的比較 |
52 |
|
x |
|
x |
x |
|
07w在 |
53 |
|
x |
|
x |
|
|
07w在8月10至11日的性質轉變和香港強風的維持 |
54 |
|
|
x |
x |
|
x |
香港天文台對07w再次逼近以及可能轉變性質的處理手法 |
55 |
|
|
x |
x |
|
x |
澳門氣象局罕有地由三號強風信號轉回一號戒備信號原因 |
56 |
|
x |
x |
|
|
|
07w殘餘對華南西南季風的維持 |
57 |
|
x |
x |
|
x |
|
07w對8月東亞大氣形勢的主要影響 |
58 |
|
|
|
|
|
|
07w對香港雨量的影響 |
59 |
|
x |
|
x |
|
x |
07w後身與孟加拉灣夏天熱帶系統的比較 |
60 |
|
|
|
x |
|
x |
07w與香港空氣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