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大氣輻射及熱力學
日照加熱的季度差異
地球自轉軸相對垂直於自轉平面的線,傾斜23.5度,因此地球表面受到的加熱會隨著季節變化。極區有某段時間會全日無陽光,也會有段時間全日有陽光。總體來說,低緯所受陽光強度比其他地方為高。不計其他因素,南北緯37度之間的地區全年受熱多於散熱,其他地方則會出現淨失熱。實際上,如長江以南的陸地,淨受熱遠低於同緯地區。
從以上資料可得知,如無其他因素,地球各半球應只有一個環流──哈德萊環流:冷空氣於地面由極區向赤道流動,然後加熱上升,再在高空返回極區。這個猜測是很正常,但忽略了地球自轉。
數據顯示,進入地球的輻射,平均有6%被大氣層反射,有20%被雨雲反射,有4%被地面反射,另有19%在空中被吸收,剩餘的51%才被地面吸收,成為熱能來源。地面散失的能量,大部分靠紅外線輻射,其次為蒸發作用,最小為對流運動。
乾空氣溫度隨著高度而變化的速率(lapse rate)為 – 9.76K/km。為何常聽見海拔
在其他濕度時,該變化速率為:
dT/dz = -9.76 x [1+(a1rs/T)]/[1+(a2rs/T2)]
可見該速率常低於乾空氣的變化速率,亦即,一般空氣上升時,會變冷較慢。
有時為了方便計算,會定義出勢溫度:
θ = T(1000/p)κ
其中 κ =
0.286
p是氣壓(百帕)
熱力學常用「熵」的概念。熵(s)與勢溫度的關係如下:
s = cp ln(θ) + 常數
水在大氣的三態
在大氣,水也有固態、液態和氣態三種。三態轉換時,能量就在空間和水分子之間交換。
相對濕度
天氣報告中說的相對濕度是甚麼?難道有絕對濕度?
在不同溫度,空氣可容納的水分子有不同。溫度愈高,空氣就能容納愈多水分子。設e為大氣中的水氣,那麼在溫度T,最多水氣納量為es:
es(T) = e0 exp[(L/Rv)(1/T0-1/T)]
相對濕度 = e/es x 100%
其中 e0
= 611帕
L
= 2.5 x 106 J / kg
Rv
= 461J / kg K
T0
= 273.15K
K
為克氏度
當e 和es 等值時,濕度升至100%,此時的溫度即為露點,如果溫度再下降,水份開始凝結,就會出現露水,在大範圍則表現為霧。霧是雲在近地時的同義詞。可以想像,在高空某些地方,相對濕度常在100%。
雲的形成和焚風
雲形成的機制亦類似:空氣上升時,溫度下降(約6度/
這可以解釋台灣東部雨量遠多於西部(盛行風為東風)。
雲形成的另一因素是大氣不穩定,使低層空氣持續上升至高空。此情況得以維持,是因為低層空氣團在上升過程,密度持續低於周圍空氣,亦即暖於周圍空氣。如果空氣團比較濕,上升時溫度下降不明顯,就很容易暖於周圍的空氣。
大氣絕對不穩定,指某大氣溫度隨高度下降速度高於乾濕空氣,使乾濕空氣都能持續抬升而導致最後水份凝結;大氣選擇性不穩定,指某大氣溫度隨高度下降速度高於濕空氣,但低於乾空氣,只能使濕空氣抬升;大氣絕對穩定,指某大氣溫度隨高度下降速度低於乾濕空氣,以致所有氣團都有下沉傾向。如大氣溫度隨高度下降的速度等於某氣團隨高度下降的速度,那種情況叫大氣穩定度中性。
大氣在高空的震盪
大氣對某種氣團於某高度有浮力,與重力平衡,使其停留於某高度。但大氣有很多細微擾動使氣團稍為向上升或向下降。當大氣溫度隨高度下降速度低於某氣團的溫度隨高度下降速度時,氣團就會以該高度為中心,作上下擺動,而這種擺動符合簡單和諧運動,有特定的頻率。
這種微弱擾動可來自地形(如山脈)。實際上,也可以看高山後出現相距相等的片狀雲,就是由這些大氣波動形成的雲。這些雲所處的位置是波峰(即是波中高度最高的位置),有利水氣凝結。在低層,受地形影響,更可出現橫向旋渦。
逆溫層
在深冬或初春時,受輻射冷卻影響,低空空氣溫度往往遠高於地表溫度,不利近地空氣向上升,而當中的污染物便不能透過空氣上升運動而散開,造成空氣污染特別嚴重。這種情況可維持數天。逆溫層可從溫熵圖(Tephigram)中看到。
輻射轉送
從地表至高空,都不斷有紅外線等電磁波向外太空傳送。從史瓦西方程(不另推導)可看出,波的強度變化可自兩部分貢獻:吸收和釋放。例如地面有釋放紅外線,但隨著它們經過空氣,不少會被空氣再吸收;而中層大氣也會釋放紅外線,數量較小但經過的空氣粒子會比地面為小,所以吸收也少。
在外太空所看到的從地球而來的紅外線,是各層未經大氣吸收的紅外線的總和,可由積分導出。由於希望只看某些層數的紅外線,所以積分常被乘以加權。紅外線代表某層溫度,故外太空衛星所收集到的數據,可用來分析高空天氣,也可以用來製作衛星雲圖。
氣象衛星分為主動和被動兩種:主動者,衛星會發出特定波段紅外線,再收集反射的射線作分析;被動者,則不發出任何信號,只接收地球發出的射線。